cad三维图纸(CAD画三维图怎么渲染)

案例 2020-02-05 17:28:28

CAD怎么从三维图形中抽出二维线条?
AutoCAD中由三维图转成三视图(二维图)

AutoCAD强大的图纸布局功能,把用户已经绘制了三维模型生成三视图。当切换到图纸空间后,AutoCAD在屏幕上显示一张二维图纸,并自动创建一个浮动视口,在这个视口中显示出已经绘制的三维模型,可根据三维模型轻易地创建多种形式的布局。用户可以调整视口视点以获得所需的主视图,然后再用SOLVIEW命令生成其他视图,如正交视图、剖视图、斜视图等。
  下面将通过实例来介绍由三维模型生成三视图的技巧,并着重介绍标准的主视图、左视图、俯视图、剖视图生成方法。
  1. 利用三维模型创建各视图的视口
  1.1 主视图视口的创建
  下一步中,我们将打开已经绘制好的三维模型。首先形成模型的主视图视口,并将它布置在逗图纸地的适当位置。
  1) 打开磁盘上的文件逗机架.dwg地。
  2) 从模型空间切换到图纸空间。单击图形绘图窗口底部的选项卡layout1,打开[Page Setup-Layout1]对话框,然后在逗Paper size地下拉列表中设定图纸幅面为逗ISO A2(594.00×420.00mm)地,单击OK按钮,进入图纸空间。AutoCAD在A2图纸上自动创建一个视口。
  注意:可以把浮动视口作为一个几何对象,因此能用MOVE、COPY、SCALE、STRETCH等命令及界标点编辑方式进行编辑。
  3) 选择浮动视口,激活它的界标点,并进入拉伸模式,然后调整好视口大小。单击状态栏的PAPER按钮,激活浮动视口,再执行下拉菜单View→Zoom→All或标准工具条中的看看按钮,使模型全部显示在视口中,如图1所示。
  4) 设置逗前视点地。执行下拉菜单View→3D Views命令,选择适当的视口方向,就可获得了主视图的视口,如图2所示。
  1.2 左视图及俯视图视口的创建
  下面根据主视图视口创建左视图及俯视图的视口。
  1) 执行下拉菜单Draw→Solids→Setup→View,或在Solids工具条看看按钮,在命令状态行提示下,键入ortho或o。接下来指定视口的投影方向,如图3,选择浮动视口的A边(在创建俯视图视口时选择B边),同时出现一条十字橡皮线,然后拉动十字橡皮线在主视图的右边(在创建俯视图视口时在主视图的下边)单击一点指定左视图的位置。此时无须精确调整视图的位置,因为以后还可以再调整视图的位置。
  2) 下一步,确定视口的大小。如图3,单击左视图的左上方的任一位置点1处(在创建俯视图视口时单击点3处),再单击左视图的右下方的任一位置点2处(在创建俯视图视口时单击点4处)。
  3) 最后,输入视图名称为剖视图。键入回车结束命令。
  2. 将各视口的三维模型变成三视图
  前面已用SOLVIEW命令创建了一系列视口,但应注意,这些图形并不是二维的,而仍然是三维图。下面使用SOLPROF及SOLDRAW命令生成三维实体的二维图形。
  2.1 二维轮廓线的生成
  使用SOLPROF命令时,必须激活浮动视口,该命令可创建三维模型的2D轮廓线,轮廓线框是一个图块。生成轮廓线的同时,还将自动创建前缀为逗PV-地及逗PH-地的图层,这些图层分别用于旋转可见轮廓线及不可见的轮廓线。
  1) 激活主视图所在的视口。执行下拉菜单Draw→Solids→Setup→Profile或单击Solids工具条中的看看按钮。
  2) 在激活的主视图视口中选择三维模型。再根据命令状态行提示下,将不可见轮廓线放在一个单独的图层上,并建立二维轮廓线的投影面,以及删除多余的相切边。
  3) 同样的方法,分别激活左视图、俯视图所在的视口,按1(2的步骤可以生成左视图、俯视图的二维轮廓线。
  2.2 虚线的处理
  此时,我们发现不可见轮廓线仍为实线,必须进行虚线处理。
  1) 执行下拉菜单Format→Layer或单击Object Properties工具条上的看看按钮,打开LayerProperties Manager对话框。此时,可看到AutoCAD还自动创建了后缀为逗-VIS地、逗-HID地、逗-HAT地、逗-DIM地的图层,它们分别放置三维模型的可见轮廓线、不可见轮廓线、剖视图的剖面线、各视图的尺寸。还有逗VPORTS地图层放置各视图的视口。
  2) 选择后缀为逗-HID地及前缀为逗PH-地的图层,将它们的线型该为Dashed2(虚线)
  2.3 剖面线的生成
  1) 用hpname命令设置缺省的剖面线图案名称为ansi31,再用hpscale命令设置剖面线比例因子为6.0。
  2) 执行下拉菜单Draw→Solids→Setup→Drawing或单击Solids工具条中看看按钮。在命令状态行提示下,选择剖视图的视口C,如图3。键入回车结束命令。
  2.4 视图的最终调整
  1) 对于工程图,基本视图之间的投影关系应满足逗长对正地、逗高平齐地逗宽相等地的原则。图3中的主视图、左视图、俯视图并没有对齐,我们用MVSETUP命令调整左视图及俯视图的位置,使它们与主视图间沿水平及垂直方向符合投影关系。
  2) 将视口所在的图层修改到逗VPORTS地层上,然后把三维模型所在的图层逗0地层冻结。这样就生成各视图的二维轮廓线。
  3) 切换到图纸空间,将逗VPORTS地层关闭。对四个视口的边框线进行消隐。
  4) 为了使视图更符合制图要求,再添加出圆的对称中心线等。最终获得三视图。
  3. 结束语
  以上主要介绍将三维模型生成三视图的方法,为了获得更加完美的视图,用户可以利用AutoCAD的尺寸标注功能对以上视图进行尺寸标注,描述出图形的真实的大小,达到逗锦上添花地的效果。本文以机械图样的三维模型为例生成二维图形,这种技巧对于家具、建筑等行业的图样同样适用。

solprof,soldraw,solview三个命令,详细使用请按F1看帮助。

CAD立体图怎么转成平面图看
若要转换的对象为三维实体,你可以参考 CAD 帮助中的 solprof 命令、solview 命令、soldraw命令。
solprof 命令:在图纸空间中创建三维实体的轮廓图像。
solview 命令:使用正交投影法创建布局视口以生成三维实体及体对象的多面视图与剖视图。
soldraw 命令:在用 solview 命令创建的视口中生成轮廓图和剖视图。

soldraw 命令与 solprof 命令的使用方法及区别:
soldraw 命令需与 solview 命令配合使用,只能在用 solview 命令创建的视口中生成轮廓图和剖视图。
solprof 命令可以单独使用,即在图纸空间中的任何视图上都可以使用,可以创建三维实体的轮廓图像。
具体的操作方法可以参考CAD自带的帮助说明。

取消CAD的Z轴变量看将当前视图设置成预定义的正交视图即可
在命令提示下输入 -view ,VIEW 将显示命令行提示:

输入选项 [?/Delete(D)/正交(O)/恢复(R)/保存(S)/设置(E)/窗口(W)]:

输入 o ,按 ENTER 键,出现如下命令行提示:

输入选项 [俯视(T)/仰视(B)/主视(F)/后视(BA)/左视(L)/右视(R)]<俯视>:

输入 T 或 B 或 F 或 BA 或 L 或 R,选择预定义的正交视图,按 ENTER 键即可,一般情况下输入 T,选择俯视视图,也即新建CAD文件时的默认视图。

总的来说要用CAD将三维转二维图,还真是有点麻烦。我觉得要是有3D档的话直接导入到PROE里生成工程图就行了,方便又快捷。我都是用PROE转的,转好后再另存为CAD 格式的DWG文件就行了。
CAD画三维图怎么渲染

“渲染”工具栏: 

  “视图”菜单: “渲染”»“高级渲染设置”

 命令输入 rpref 

 面板 展开的“渲染”面板 »“高级渲染设置”

使用“高级渲染设置”选项板进行渲染设置。 也可以从“渲染设置”选项板访问“渲染预设管理器”。

渲染预设列表/选择渲染预设

从最低质量到最高质量列出标准渲染预设,最多可以列出四个自定义渲染预设,而且用户可以访问渲染预设管理器。

渲染

直接从“高级渲染设置”选项板渲染模型。

渲染描述

包含影响模型获得渲染的方式的设置。

保存文件

确定是否将渲染图像写入文件。

渲染过程

控制渲染过程中处理的模型内容。 渲染过程中包括三项设置:视图、修剪和选择。

视图。 渲染当前视图而不显示渲染对话框。 

修剪。 在渲染时创建一个渲染区域。 选择“修剪窗口”后,单击“渲染”按钮,系统将提示用户在进行渲染之前在图形中指定一个区域。 这个选项只有在“目标”框中选择了“视口”时才可用。 

选择。 显示选择要渲染对象的提示。 

目标

确定渲染器用于显示渲染图像的输出位置。

窗口。 渲染到“渲染”窗口。 

视口。 渲染到视口。 

输出文件名称

指定文件名和要存储渲染图像的位置。 “文件类型”列表将显示下列格式:

BMP (*.bmp)。 以 Windows 位图 (.bmp) 格式表示的静态图像位图文件。 

PCX (*.pcx)。 提供最小压缩的简单格式。 

TGA (*.tga)。 支持 32 位真彩色的文件格式(即 24 位色加 Alpha 通道),通常用作真彩色格式。 

TIF (*.tif)。 多平台位图格式。 

JPEG (*.jpg)。 用于在 Internet 上发布图像文件的一种较受欢迎的格式,可以使文件大小和下载时间最小化。 

PNG (*.png)。 为用于 Internet 和万维网而开发的静态图像文件格式。 

输出大小

显示渲染图像的当前输出分辨率设置。 打开“输出尺寸”列表将显示以下内容:

最多四种自定义尺寸设置。 

注意 自定义输出尺寸不会与图形一起存储,并且不会跨绘图任务保留。

四种最常用的输出分辨率。 

访问“输出尺寸”对话框。 

材质

包含影响渲染器处理材质方式的设置。

应用材质

应用用户定义并附着到图形中的对象的表面材质。 如果未选择“应用材质”选项,图形中的所有对象都假定为 GLOBAL 材质所定义的颜色、环境光、漫射、反射、粗糙度、透明度、折射和凹凸贴图属性值。 详细信息请参见 MATERIALS。

纹理过滤

指定过滤纹理贴图的方式。

强制双面

控制是否渲染面的两侧。

采样

控制渲染器执行采样的方式。

最小样例数

设定最小采样率。 该值表示每像素的样例数。 该值大于或等于 1 表示每像素计算一个或多个样例。 该值为分数表示每 N 个像素计算一个样例(例如,1/4 表示每四个像素最少计算一个样例)。 默认值=1/4。

最大样例数

设定最大采样率。 如果邻近样例发现对比中的差异超出了对比限制,则包含该对比的区域将细分为最大数指定的深度。 默认值=1。

“最小样例数”和“最大样例数”列表的值被“锁定”在一起,从而使最小样例数的值不超过最大样例数的值。 如果最小样例数的值大于最大样例数的值,将显示一个错误对话框。

过滤器类型

确定如何将多个样例组合为单个像素值。 过滤器类型包括:

Box。 使用相等的权值计算过滤区域中所有样例的总和。 这是最快的采样方法。 

Gauss。 使用以像素为中心的 Gauss (bell) 曲线计算样例权值。 

Triangle。 使用以像素为中心的棱锥面计算样例权值。 

Mitchell。 使用以像素为中心的曲线(比 Gauss 曲线陡峭)计算样例权值。 

Lanczos。 使用以像素为中心的曲线(比 Gauss 曲线陡峭)计算样例权值,降低样例在过滤区域边缘的影响。 

过滤器宽度和过滤器高度

指定过滤区域的大小。 增加过滤器宽度和过滤器高度值可以柔化图像,但是将增加渲染时间。

对比色

单击 [...] 打开“选择颜色”对话框,从中可以交互指定 R,G,B 的阈值。

对比红色、对比蓝色、对比绿色

指定样例的红色、蓝色和绿色分量的阈值。 这些值已被正则化且范围介于 0.0 和 1.0 之间,其中 0.0 表示颜色分量完全不饱和(黑色或以八位编码表示的 0),1.0 表示颜色分量完全饱和(白色或以八位编码表示的 255)。

对比 Alpha

指定样例的 alpha 成分的阈值。 该值已被正则化且范围介于 0.0(完全透明或以八位编码表示的 0)和 1.0(完全不透明或以八位编码表示的 255)之间。

阴影

包含影响阴影在渲染图像中显示方式的设置。

启用

指定渲染过程中是否计算阴影。

模式

阴影模式可以是“简化”模式、“分类”模式或“分段”模式。

简化。 按随机顺序生成阴影着色器。 

分类。 按从对象到光源的顺序生成阴影着色器。 

分段。 沿光线从体积着色器到对象和光源之间的光线段的顺序生成阴影着色器。 

阴影贴图

控制是否使用阴影贴图来渲染阴影。 打开时,渲染器将渲染使用阴影贴图的阴影。 关闭时,将对所有阴影使用光线跟踪。

光线跟踪

包含影响渲染图像着色的设置。

启用

指定着色时是否执行光线跟踪。

最大深度

限制反射和折射的组合。 当反射和折射总数达到最大深度时,光线追踪将停止。 例如,如果“最大深度”等于 3 并且两个跟踪深度都等于默认值 2,则光线可以反射两次,折射一次,反之亦然,但是不能反射和折射四次。

最大反射

设定光线可以反射的次数。 设定为 0 时,不发生反射。 设定为 1 时,光线只能反射一次。 设定为 2 时,光线可以反射两次,依此类推。

最大折射

设定光线可以折射的次数。 设定为 0 时,不发生折射。 设定为 1 时,光线只能折射一次。 设定为 2 时,光线可以折射两次,依此类推。

全局照明

影响场景的照明方式。

启用

指定光源是否应该将间接光投射到场景中。

光子/样例

设定用于计算全局照明强度的光子数。 增加该值将减少全局照明的噪值,但会增加模糊程度。 减少该值将增加全局照明的噪值,但会减少模糊程度。 样例值越大,渲染时间越长。

使用“半径”

确定光子的大小。 打开时,旋转值可以设定光子的大小。 关闭时,每个光子将计算为全场景半径的 1/10。

半径

指定计算照明度时将在其中使用光子的区域。

最大深度

限制反射和折射的组合。 光子的反射和折射总数等于“最大深度”设置时,反射和折射将停止。 例如,如果“最大深度”等于 3 并且两个跟踪深度都等于 2,则光子可以被反射两次,折射一次,反之亦然。但光子不能被反射和折射四次。

最大反射

设定光子可以反射的次数。 设定为 0 时,不发生反射。 设定为 1 时,光子只能反射一次。 设定为 2 时,光子可以反射两次,依此类推。

最大折射

设定光子可以折射的次数。 设定为 0 时,不发生折射。 设定为 1 时,光子只能折射一次。 设定为 2 时,光子可以折射两次,依此类推。

最终采集

计算全局照明。

启用

指定是否应使用采集计算最终着色。

射线

设定用于计算最终采集中间接发光的光线数。 增加该值将减少全局照明的噪值,但同时会增加渲染时间。

“半径”模式

确定最终采集处理的半径模式。 可以设置为开、关或视图。

开。 指定该设置表示“最大半径”设置将用于最终采集处理。 指定半径以世界单位表示,并且默认值为模型最大周长的 10%。 

关。 指定最大半径(以世界单位表示)的默认值为最大模型半径的 10%。 

视图。 指定“最大半径”设置以像素表示而不是以世界单位表示,并用于最终采集处理。 

最大半径

设置在其中处理最终采集的最大半径。 减少该值可以提高质量,但会增加渲染时间。

使用最小值

控制在最终采集处理过程中是否使用“最小半径”设置。 设置为开时,最小半径设置将用于最终采集处理。 设置为关时,将不使用最小半径。

最小半径

设置在其中处理最终采集的最小半径。 增加该值可以提高质量,但会增加渲染时间。

光源特性

影响计算间接发光时光源的操作方式。 默认情况下,能量和光子设置可应用于同一场景中的所有光源。

光子/光源

设定每个光源发射的用于全局照明的光子数。 增加该值将增加全局照明的精度,但同时会增加内存占用量和渲染时间。 减少该值将改善内存占用和减少渲染时间,且有助于预览全局照明效果。

能量乘数

增加全局照明、间接光源、渲染图像的强度。

视觉

有助于用户了解渲染器以特定方式工作的原因。

栅格

渲染显示对象、世界或相机的坐标空间的图像。

对象。 显示本地坐标 (UVW)。 每个对象都有其自己的坐标空间。 

世界。 显示世界坐标 (XYZ)。 对所有对象应用同一坐标系。 

相机。 显示相机坐标(显示为叠合在视图上的矩形栅格)。 

栅格尺寸

设置栅格的大小。

光子

渲染光子贴图的效果。 该操作要求光子贴图存在。 如果光子贴图不存在,则光子渲染类似于场景的无诊断渲染:渲染器首先渲染着色场景,然后使用伪彩色图像替换。

密度。 当光子贴图投影到场景中时,渲染光子贴图。 高密度以红色显示,且值越小,渲染颜色色调越冷。 

发光度。 与密度渲染类似,但基于光子的发光度对其进行着色。 最大发光度以红色渲染,且值越小,渲染颜色色调越冷。 

BSP

使用 BSP 光线跟踪加速方法渲染树使用的可视化参数。 如果渲染器消息报告深度或大小值过大,或者如果渲染过程异常缓慢,则该方法可以帮助用户查找问题。

深度。 显示树的深度,顶面以鲜红色显示,且面越深,颜色色调越冷。 

大小。 显示树中叶子的大小,不同的颜色表示不同大小的叶子。 

处理

平铺尺寸

确定渲染的色块大小。 要渲染场景,会将图像细分为色块。 平铺尺寸越小,渲染过程中生成的图像更新越多。 减少平铺尺寸时,图像更新数量将增加,这意味着要花费更多时间才能完成渲染。 增加平铺尺寸时,图像更新数量将减少,完成渲染所需的时间也越短。

平铺次序

指定渲染图像时用于色块的方法(渲染次序)。 可以根据在“渲染”窗口中渲染图像时用户所希望的图像显示方式来选择方法。

Hilbert。 根据切换到下一个色块所花费的时间确定下一个将要渲染的色块。 

螺旋。 按从图像中心开始向外螺旋的顺序渲染色块。 

从左到右。按从下到上、从左到右的顺序纵向渲染色块。 

从右到左。按从下到上、从右到左的顺序纵向渲染色块。 

从上到下。按从右到左、从上到下的顺序横向渲染色块。 

从下到上。按从右到左、从下到上的顺序横向渲染色块。

Z16-0522新中式陶罐陶瓷鱼缸Z16-0522新中式陶罐陶瓷鱼缸


如何把CAD三维模型放到平面图纸中
需要在“图纸空间”操作,方法如下:
1、点击画图主窗口左下角的“布局”
(会弹出“页面设置-布局1”对话窗,这个页面设置将用于出图的一些设置,设置完后,点击“确定”)
2、将会出现一张类似打印预览的纸张,同时,纸张上还有一个你画好的立体图
3、用鼠标点击立体图的外围的矩形边框线,按键盘的delete键,删除它
(此时:屏幕只有一张“白纸”)
4、下拉菜单:视图-视口-四个视口
(状态栏提示:指定第一个角点或 [布满(F)] <布满>)
5、回车(表示同意“布满”的命令)
(此时,页面将均匀排布四个立体图)
6、双击左上角的视图(此时,有粗线条的黑色边框)
7、点击下拉菜单:视图-三维视图-主视
8、调整比例:输入:Z 回车,1 回车(或其它比例,你自己选)
9、右上角、左下角、右下角的图依次进行6、7、8的操作
注意:
右上角的视图调整为:左视图
左下角的视图调整为:俯视图
右下角的视图调整为:立体图(如:西南等轴测)

知道你的意思了,这样操作:
要同时打开两张图纸,一张平面图(有图幅边框标题栏)、一个立体图,操作如下:
一、在立体图里操作
1、将立体图调整到理想的方位(也就是要显示在平面图中的样子)
2、将"UCS"工具条调出来(用鼠标在任何按钮菜单的地方点右键可以找到)
3、在“UCS”工具条中,点击:"视图UCS"按钮
4、用鼠标选中立体图-复制
5、切换到平面图
二、在平面图中的操作
1、粘贴
2、点击“体着色”便能达到你要的效果(是在平面图里操作的)
3、“体着色”有两个地方可以找到
4、下拉菜单:视图-着色-体着色
5、将鼠标放在任何按钮工具菜单上,点右键,可以找到“着色”的工具条(这个“体着色”的按钮菜单就在这里)
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