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建悬山顶山门(中国古建筑屋顶的屋面是什么形状)

案例 2020-02-02 23:20:00

我需要一些古建筑资料:六檩前檐廊三间悬山顶民居...
六檩:檩是与梁平行、用来承托椽子的构件,六檩是指在梁的两侧各有三根檩的结构;

前檐廊:房屋门前有廊,廊上有檐,称为前檐廊,一般可用作遮阳、避雨;

悬山顶:屋顶形制的一种,梁、檩延轴向延伸出山墙,形成挑梁,可在房屋两侧山墙外各形成一小段遮蔽,一般用于民用建筑;

小式:无斗拱(相反地,“大式”就是指有斗拱);

明间:正房三间当中的一间叫明间,左右两侧的两间叫次间;

台基:用以承托房屋整体的基座;

栏杆:前檐廊外侧一般有柱,又称柱廊,廊柱间可设栏杆,隔离廊内外。

总的来说,这是一间六檩前檐廊悬山顶民居的正房,共三间,无斗拱,正中间的明间有一丈九尺(约6.3米)宽,单层普通台基,檐廊无栏杆。
中国古建筑屋顶样式有歇山顶、硬山顶和悬山顶,悬...

硬山和悬山顶都是两坡屋顶。硬山的山墙上不露出木檩,即所谓要“封山下檐” 悬山又叫“挑山”或“厦两头”,其特点是木檩露出山墙外,即所谓“出梢”,悬山屋顶一直延伸到山墙以外。

  悬山顶建筑的特点是一条正脊和四条垂脊,两个坡面,侧面屋顶部分悬在山墙之外,因此称之为悬山顶。在等级上仅次于庑殿顶和歇山顶建筑。随着佛教文化的传播,悬山顶建筑传到了日本、朝鲜半岛和越南地区。

  在古代的时候,帝王如果外出,就会在住宿的地方插戟为门,那么戟门则代表了保卫安全的第一道大门。正定府文庙的戟门也是府文庙大成殿前的一道重要的大门,这是一座面阔五间、进深两间的大门,仅仅门板的厚度就有15公分,当您站在门口的时候,足可以让你展开充分的想象力,来感受这座府文庙原来所特有的宏大气势。

  硬山顶建筑与悬山顶建筑很相似,它们都是一条正脊和四条垂脊组成,但不同的是,硬山顶建筑的侧面屋顶部分不像悬山顶的建筑那样是悬在山墙外面,而是与山墙是齐平的。硬山顶建筑等级最低,低于庑殿顶、歇山顶、悬山顶。根据清朝规定,六品以下官吏及平民住宅的正堂只能用悬山顶或硬山顶。

另外宫殿佛寺中的配殿或厢房也经常用硬山顶。比如马家大院、隆兴寺弥陀殿的配殿以及梁氏宗祠都是使用的硬山顶。硬山顶出现较晚,在宋朝的《营造法式》中并没用记载。它是随着明、清时期广泛使用砖石构建房屋,硬山顶才开始大量采用。

和悬山顶相比,硬山顶有着防风防火的特点,而悬山顶则有着防雨、透风的特点,因此北方民居多硬山,南方则多用悬山。

20180326-008<a href=http://www.moxingzu.com/tag/5311/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墙饰</a>201120180326-008墙饰2011


中国古建筑屋顶的屋面是什么形状
一、庑殿顶:庑殿顶又叫四阿顶,是“四出水”的屋脊四坡式,又叫五脊殿。庑殿顶又有重檐、单檐之分。其中重檐庑殿顶是官式建筑中规格最高的。
  二、歇山顶:歇山顶也叫九脊殿。在等级上仅次于庑殿顶。歇山顶又有重檐、单檐之分。其中重檐歇山殿顶是官式建筑中最常用的。
  三、悬山顶:悬山顶是两坡出水的殿顶。两侧的山墙凹进殿顶,使顶上的檩端伸出墙外,钉以博风板。
  四、卷棚顶:卷棚顶的最明显的标志是没有外露的主脊,两坡出水的瓦陇一脉相通。此种建筑,园林居多。宫殿建筑群中,太监、佣人等居住的边房,多为此顶。
  五、攒尖顶:攒尖顶顶部都有一个集中点,即宝顶。攒尖顶有重檐、单檐之分,又有圆、方、四角、六角攒尖之分。
  六、硬山顶:硬山顶两侧山墙从下到上把檩头全部封住,多见于民居。
  七、复杂屋顶造型(左:故宫角楼,右:团城承光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