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制造一架模型飞机?要飞起来的一材料准备:
1、 长250毫米、宽15毫米、厚3毫米以及长90毫米、截面3平方毫米的桐木条各一根(手工袋中有配)。
2、 橡皮筋两根(手工袋中有配)。
3、 长370毫米、宽80毫米挂历纸(或其他类似纸张)一条(自备)。
4、 长120毫米、宽40毫米单层吹塑纸或薄卡纸一张(自备)。
二制作过程:
1、 谈引入:
环形机翼的飞机模型,式样新颖,机械强度高,飞行效果好,制作简便。现在,我们利用配套材料,自己动手制作一架环形机翼的飞机模型。
2、 示范制作:(多媒体实物展示台展示老师的示范制作过程)
课本图1使环形机翼模型飞机的零件图,图2是它的配装图和成型图,同学们可以一边听老师讲解一边看课本中的图示。
(1) 将挂历纸(或其他类似纸张)安课本图1剪裁好,并用胶水将两端A处相互粘牢,即成环形机翼。
(2) 将单层吹塑纸(或薄卡纸)按图1剪裁加工,制成水平机翼和垂直机翼。
(3) 机身制作:取250毫米长的桐木条,按图1所示形状和尺寸,先在桐木条上面画好机身外形轮廓线后,再用锋利小刀削去多余部分。
(4) 整机装配:先把水平尾翼粘固在机身末端平面上。粘接时候注意水平尾翼左右
对称,并与机身侧面保持垂直。再将垂直尾翼粘贴牢固后,便可以安装机翼。
(5) 用长约90毫米的桐木条把机翼夹在机身上,用橡皮筋把桐木条与机身扎牢固,(可以借鉴课本装配图)机翼粘接处A点与机翼中心线相重合,使机翼左右两侧环形大小相等,形状一致。为使机翼有一个稳定的上反角,在橡皮筋固定好机翼之后,在桐木条两个侧面涂上少许胶水,将上翼面根部与桐木条侧面相互粘牢固。
(6) 试飞调整:模型飞机掷出后,飞机姿态呈现机头下栽状态,这是机头太重的原因,可以将机翼向机头方向适当移动。若是飞机轨迹呈现波状,则是机头太轻了,可以将机翼后移。若飞机轨迹不直,总是盘旋飞行,那么可检查机翼左右形状是否一致,并加以调整;或通过调整方向舵(垂直尾翼)来调整飞行航向。
一架模型飞机是由什么组成的 最好是有图片!模型飞机一般与载人的飞机一样,主要由机翼、尾翼、机身、起落架和发动机五部分组成。
1、机翼———是模型飞机在飞行时产生升力的装置,并能保持模型飞机飞行时的横侧安定。
2、尾翼———包括水平尾翼和垂直尾翼两部分。水平尾翼可保持模型飞机飞行时的俯仰安定,垂直尾翼保持模型飞机飞行时的方向安定。水平尾翼上的升降舵能控制模型飞机的升降,垂直尾翼上的方向舵可控制模型飞机的飞行方向。
3、机身———将模型的各部分联结成一个整体的主干部分叫机身。同时机身内可以装载必要的控制机件,设备和燃料等。
4、起落架———供模型飞机起飞、着陆和停放的装置。前部一个起落架,后面两面三个起落架叫前三点式;前部两面三个起落架,后面一个起落架叫后三点式。
5、发动机———它是模型飞机产生飞行动力的装置。模型飞机常用的动 力装置有:橡筋束、活塞式发动机、喷气式发动机、电动机。
三、航空模型技术常用术语
1、翼展——机翼(尾翼)左右翼尖间的直线距离。(穿过机身部分也计算在内)。
2、机身全长——模型飞机最前端到最末端的直线距离。
3、重心——模型飞机各部分重力的合力作用点称为重心。
4、尾心臂——由重心到水平尾翼前缘四分之一弦长处的距离。
5、翼型——机翼或尾翼的横剖面形状。
6、前缘——翼型的最前端。
7、后缘——翼型的最后端。
8、翼弦——前后缘之间的连线。
9、展弦比——翼展与平均翼弦长度的比值。展弦比大说明机翼狭长。
飞翼式模型滑翔机的飞行原理
飞翼式弹射滑翔机由机翼、折叠绞链、复位钩兼弹射钩和复位橡筋组成。在机翼翼尖的后缘部分设有调整片(图一)。把两片机翼折起来合成一体,用一根橡筋用力一弹,它就直冲蓝天,不一会机翼展开,象一只大鸟一样飞翔起来,十分有趣,它飞行方便,容易调整,又十分安全。
飞翼就是没有水平尾翼的飞机。飞翼没有尾翼,怎么会飞呢?我们知道滑翔机是由机翼产生升力,由重力向前的分力提供给滑翔机前进速度(图二)。水平尾翼掌握平衡(图三),并使它具有良好的俯仰安定性。飞翼有机翼,也有重力,这与普通滑翔机一样,具有一定的前进速度,能产生升力,但是没有尾翼;怎样来保持平衡和安定呢?原来飞翼的重心都设在很前面,机翼产生的升力一方面用来克服重力,另一方面它产生一个低头力矩,而飞翼翼尖附近的调整片一般向上翘起,产生一个向下的力,这对
49幼儿园儿童活动教室3D模型下载
有一个风洞实验室,一架模型飞机固定在托盘测力计...飞机模型无风时受重力,当迎面有风吹过时,托盘测力计的示数减小,因为通过飞机上方的风速大于通过它下方的风速而产生的升力;说明受的升力与重力方向相反,竖直向上;
(1)数据表格显示风速越大,测力计示数越小,也就是说这个升力越大;
(2)根据表格数据发现:风速以5m/s为一段,风速每增加1m/s测力计示数减小0.1N,到5m/s~10m/s时,风速每增加1m/s测力计示数降低0.3N,10m/s~15m/s风速每增加1m/s测力计示数降低0.5N,15m/s~20m/s风速每增加1m/s测力计示数降低0.7N,所以表格空白处应填10.5N.
故答案为:大于; 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