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诚法师(学诚法师的学修经历)

案例 2020-01-26 17:24:22

学诚法师的师父
学诚法师的师父是圆拙老法师。
  圆拙老法师是福建省连江县人,公元1909年(清宣统元年)出生,幼年初受村塾教育,后来转入新式教育的公立学校,读到高级中学毕业。1927年19岁之年,在连江县任小学教员。後来有机会接触到佛经,阅读之下,有如穷汉进入宝山,在佛经中获知人生奥秘,而有了出世之心。1934年投入福建莆田县广化寺剃度出家,时年26岁。翌年于福州西禅寺受具足戒。
  1980年后,圆拙老和尚先后担任福建省佛教协会副会长、名誉会长、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中国佛教协会咨议委员会主任、福建省石狮市佛教慈善基金会名誉主任。1997年11月25日,老和尚在福建莆田广化寺示寂,世寿89岁。
学诚法师的学修经历


学诚法师,1966年8月生于福建仙游。幼年阅读玄奘大师传,深为大师“远绍如来,近光遗法”的宏愿和西行求法的精神所鼓舞。1982年2月决意出家,于莆田广化寺定海长老(现任印度尼西亚大乘僧伽会会长)座下剃度,并依止圆拙老法师(曾任中国佛教协会咨议委员会主席,1997年示寂)修学。圆老亲近过弘一大师和印光大师,持戒念佛,弘毅谦谨,对法师严格教导,习劳、勤学、持戒、中道。在圆老的指点下,法师1984年赴中国佛学院就读,并于1988年攻读研究生,重点研学法相唯识。在佛学院期间,法师仍然严谨持戒、专心学修,每天课余持诵《大悲咒》百遍,受到时任中国佛教协会会长兼中国佛学院院长的赵朴初居士的赞赏和关怀。1989年,在莆田广化寺执事法师的推举下,年仅23岁的学诚法师担任莆田广化寺方丈。1991年,任福建佛学院副院长,1995年担任院长。
法师倡导三系融合、八宗并弘、建立汉传佛教修学体系,提出“丛林学院化,学院丛林化,修学一体化,管理科学化”的四化理念;要求以“志、道、德、才、学”作为僧伽教育的标准。法师在福建佛学院亲自教课,安排学僧参与广化寺常住的法会活动和执事工作;在广化寺依律制半月诵戒,办法会、打佛七、开佛学班,1996年举办了建国以来首次历时108天的规范传戒。
在2002年之前,法师在主持福建佛学院和广化寺工作之余,用大量时间闻思经论,还在海内外参访高僧大德,亲近学习,并请来广化寺教导僧众。在这期间,法师深入思考佛教的信仰、道风、教制、人才等建设,在《法音》上发表文章:《言行平淡话人生——重温弘一大师“青年佛徒应注意的四项”感言》、《现代丛林修学生活的趋势》、《僧尼受戒制度古今谈》、《人间佛教思想之管见》、《漫谈佛教的人才建设》、《应当切实加强出家众的素质教育》等。
赵朴老视察广化寺时,题诗赞扬:“律己其志刚,接物其气柔;学修不出门,声教及遐陬;如何办道场,傥于此间求。”2000年,朴老示寂,法师十分悲痛,书写挽联:“感慈爱逾常、栽培有加,愧未报答涓埃,每念音容犹涕泪;怅南北修阻、近侍无多,忽得传来噩耗,那堪异地最凄凉!”

Z13-0625中式餐厅包间餐桌椅摆台边柜Z13-0625中式餐厅包间餐桌椅摆台边柜


学诚法师是被别人陷害的吗?我觉得是别有用心的人...
其实我们没必要去深究学诚法师的这个那个,只要未修成佛境,那就还是人,是人为何不能犯错?是人为何不能偶尔出错?但我们关键不是看一个大师有没有生活错误,而是看他对佛的心,对佛教的奉献,对世人的精神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