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 2020-01-26 17:23:55
1、从整体造型上区别:“粤剧脸谱”是运用夸张的线条、强烈的色彩和象征性的图案,勾画出人物性格气质和脸部特征的特殊化妆。“京剧脸谱”的造型表现剧中人的性格、心理和生理上的特征,以此来为整个戏剧的情节服务。
2、根据图案区别:“粤剧脸谱”的图案比较简朴,多用黑白两色,勾画方法简单。“京剧脸谱”从人的五官部位、性格特征出发,以夸张、美化、变形、象征等手法来寓褒贬,分善恶,从而使人一目了然。
3、根据色彩区别:黑白脸谱是粤剧基本的脸谱,一直为艺人所沿用。即在脸时用笔涂化图纹之间的接壤处,使黑白两色之间增加一道灰色的过渡色层,增强立体感。京剧脸谱”以一种颜色为主色, 以夸张肤色,再勾画出眉、眼、鼻、口和细致的面部肌肉纹细。
扩展资料
京剧脸谱起源于生活。每个人面部器官的形状、轮廓相似,生理布局也都有一定的规律,面部肌肉的纹理与人物的年龄、生理、经历、生活的自然条件也都有密切关系,所以京剧脸谱的勾绘是以生活为依据,也是生活的概括。
如生活中常说的人的脸色,晒得漆黑、吓得煞白、臊得通红、病得焦黄等,既是剧中人物心理活动、精神状态的揭示和生理特征的表现,又是确定脸谱色彩、线条、纹样与图案的基础。脸谱虽然来源于生活,但又是实际生活的放大、夸张。
演义小说和说唱艺术对历史人物的夸张、形象的描写,也是京剧脸谱的依据来源。如关羽的丹凤眼、卧蚕眉,张飞的豹头环眼,赵匡胤的面如重枣等,所有这些描写,都被戏曲化妆吸取下来,在京剧舞台上的表现尤为明显、突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京剧脸谱
京剧脸谱分为:
1、整脸:一种颜色为主色,以夸张肤色,再勾画出眉、眼、鼻、口和细致的面部肌肉纹细。
2、三块瓦脸:是在整脸的基础上进一步夸张眉、眼、鼻的画片,用线条勾出两块眉,一块鼻窝。
3、十字门脸:由三块瓦脸发展出来,是主色条和眼窝构成一个“十”字,特点是将三色缩小为一个色条,从月亮门一直勾到鼻头以下,用这种色条象征人物性格。
4、六分脸:也称“老脸”,特点是将脑门的主色缩为一个色条,夸大眉形,白眉形占十分之四,主色占十分之六。
5、碎花脸:由“花三块瓦脸”演变而来,保留主色,其他部位用辅色添勾花纹,色彩丰富,构图多样和线条细碎。
6、歪脸:主要用来夸张帮凶打手们的五官不正,相貌丑陋,特点是勾法不对称,给人以歪斜之感。
7、僧脸:特征是腰子眼窝花鼻窝花嘴岔,脑门勾一个舍利珠圆光或九个点,表示佛门受戒。
8、太监脸:太监脸专用来表现擅权害人的宦官,色彩只有红白两种,形式近似“整脸”与“三块瓦脸”,只是夸张太监的特点。
9、元宝脸:无宝脸的脑门和脸膛的色彩不一,其形如元宝,故称“元宝脸”。
10、象形脸:一般用于神话戏,构图和色彩均从每个精灵神怪的形象特征出发,无固定谱式。
11、神仙脸:由“整脸”、“三块瓦”发展而来,都用来表现神、佛的面貌,构图取法佛像。主要用金、银色,或在辅色中添勾金、银色线条和涂色块,以示神圣威严。
12、丑角脸:又名“三花脸”或“小花脸”,特点是在鼻梁中心抹一个白色“豆腐块”,用漫画的手法表现人物的喜剧特征。
13、小妖脸:表现的是神话戏中的天将小妖等角色。
14、英雄脸:不是指杰出人物的脸,而是指扮演拳棒教师和参与武打的打手的脸。
扩展资料
脸谱起源于面具,脸谱将图形直接画在脸上,而面具把图形画在或铸在别的东西上面后再戴在脸上,在中国的古代,祭祀活动中有巫舞和傩舞,舞者常带面具。历史比较悠久的中国戏曲种类例如汉剧、秦腔、昆曲、京剧等都有脸谱。其作用为:
1、通过脸谱的造型和颜色、图案,可以开宗明义地告诉欣赏者这个人物的性格特征和道德伦理特征。这样的划分使得舞台上的人物形象清楚明白,欣赏者不用再费心猜测、推理、判断。
2、脸谱的作用,除表示性格外,还可暗示角色的各种情况,如项羽的双眼画成“哭相”,暗示他的悲剧性结局,包公皱眉暗示他苦思操心,孙悟空猴形脸暗示他本是猴子。
3、另一作用是“距离化”,拉开戏与观众的心理距离。脸上的图画使观众分辨不清演员的本来面目,并且与生活中的真实人物相貌很不一样,像带着假面具。这使得观众不容易入戏,避免产生幻觉,而是专心于审美和欣赏。
4、另外,“大花脸”与“俊扮”同时上场,形成鲜明对比,更突出了生、旦的俊美之相和净丑的怪诞之容。
5、脸谱的浓重、鲜明的油彩和多样的图案,再配上净行“吼叫式”的粗犷声腔,形成强烈艺术刺激,对观众起到兴奋、宣泄和震动作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京剧脸谱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脸谱
zhidao
文章:57 问答:0
Copyright 模型组 2006-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ICP证:蜀ICP备2023015644号-7
四川鑫众焱信息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地址:绵阳市涪城区瀚威城市中心1栋1单元42层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