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神社是干什么的?日本神社简介 2006-11-24 13:09 对日本人来说,神社是极为日常化的风景之一。刚出生后的弥月之喜,父母便会抱着盛装的婴儿到神社祈求孩子顺利成长;十一月的「七五三节」,三岁男女儿、五岁男童与七岁女孩,又得穿上传统服装,跟随父母到神社合掌叩拜;其它岁时节令、婚嫁喜事、各种考选……甚至女人的恋爱、婚姻、妊娠等,无一不仰赖神社荫庇。换言之,在日本,佛寺主管人死后的一切,但人在世时,几乎无时无刻不在祈求神的庇护。而无论座落于繁茂森林中的神社,或必须爬看似永无止尽的石阶才能抵达的神社,抑或悄然夹在都市高楼大厦之间的小神社,参拜方式均大同小异。在此,就让我们来一次虚拟神社参拜吧。【社号标】(しゃごうひょう) 首先,鸟居前一定有「社号标」,也就是该神社的名称。虽然不知起源于何时,但根据文献记载,应该是起源于江户时代,普及于明治时代。战前,「社号」上都会冠上「官币大社」、「国币小社」等「社格」标示,战后便废止了 【灯笼】(とうろう) 灯笼有木灯笼、陶灯笼、金属灯笼、石灯笼等,最常见的是石灯笼。灯笼是随着佛教传进日本,本来只限于佛寺使用,平安时代以后才利用在神社;室町时代以后,演变为由信徒捐献给神社,因而神社内有很多灯笼。现存时代最悠久的灯笼是春日大社的柚木型灯笼 【鸟居】(とりい) 「鸟居」的语源有「让鸟停驻的横木」、「通过进入」等各种说法,由于历史渊源比社殿还古老,算是一种人界与神界之间的境界、结界,表示一跨进鸟居便是神圣场所。鸟居材质有木、石、铜、铁、陶、水泥等,基本上以木制为多;形式也各色各样,但大致上都是两根横木、两根直柱。日本三大鸟居是广岛县严岛神社鸟居(高16.8M)、福井县气比神宫鸟居(高10.93M)、奈良县春日大社鸟居(高约10M)。三者皆为木制. 【楼门.神额】(ろうもん.しんがく) 著名的神社大都有楼门,最豪华的大概是日光东照宫的阳明门。通常寺院山门两旁有哼哈二将,而神社楼门左右则有手持弓箭的「随神像」(矢大臣)。「神额」是记载神号、神位、神阶的匾额,通常挂在鸟居或楼门、社殿上 【瑞垣.玉垣】(みずがき.たまがき) 这也是一种结界。最里层是「瑞垣」,最外层是「板垣」,中间几层是「玉垣」。「瑞垣」内便是正殿 【狛犬】(こまいぬ) 这是一种类似狮子的守护兽,不是狗。据说平安时代宫中便有「狮子.狛犬」的装饰品,清少纳言在《枕草子》中也有提到「狛犬」是用来压垂帘的文镇。江户时代才普及于神社。现存最古的石雕「狛犬」是东大寺南大门前的雕像,建于1196年。「狛犬」没有雌雄之分,但偶尔可见有雕刻阳物、阴部的雕像。一般说来,正面左侧闭嘴有角的是「吽像」(狛犬),而右侧张嘴无角的是「阿像」(狮子)。「阿」是梵字第一个音,「吽」是最后一个音,在密教中,「阿.吽」二字表示所有一切 【注连绳】(しめなわ) 这也是一种结界,区分「圣界」与「俗界」,禁止邪神或不洁净的人闯入 【手水舍】(てみずや) 也可以读成「ちょうずや」、「てみずしゃ」,是清净手、口的场所,算是一种简略化的祓禊。往昔通常利用神社内的河川或泉水漱口、洗手,鎌仓时代以后逐渐以石制钵代用。现存最古的是若宫八幡(京都东山五条)的水盘(1386年)。一般神社的「手水舍」都很简素,但豪华神社的「手水舍」则非常讲究。祓禊规矩是先用右手取长柄勺子,舀水洗左手,再用左手舀水洗右手。然后用右手舀水到左手掌,之后再用左手掌内的清水漱口。最后竖起盛清水的勺子,洁净长柄。总之,不能直接将勺子内的清水送到口中漱口 【拜殿】(はいでん) 通常拜殿位于正殿前,有些神社是与正殿成一体。拜殿上方有铃铛,参拜前要先摇摇铃铛,把神叫回来,免得神跑去跟其它神下棋,听不到你的祷告。据说青铜铃铛于四世纪古坟时代便已传进日本,但挂在神社前让参拜者摇铃,则是中世以后的事。摇零之前别忘了丢硬币到「赛钱箱」(さいせんばこ),一般都丢五圆硬币,因为「五圆」(ごえん)与「御缘」(ごえん)同音,要是凑巧钱包内没有五圆硬币,那就随意了 【拍手】(はくしゅ).【柏手】(かしわで) 摇过铃铛后,再二拜、二拍手、一拜,进行参拜仪式。前面二拜是深鞠躬,然后击掌,最后一拜便是第二次击掌时,不用分开手掌,就那样合掌、颔首,然后在内心祷告 【御神体】(ごしんたい) 神社内的「御神体」通常是镜、剑、玉,也就是《古事记》、《日本书纪》中所记载的三种神器:八坂琼曲玉(やさかにのまがたま)、八咫镜(やたのかがみ)、天丛云剑(あめのむらくものつるぎ=草剃剑/くさなぎのつるぎ)。这是历代天皇传承的皇位象征。三种神器之中,草剃剑于「源平之战」时随安德天皇入海,日后由伊势神宫奉上另一把宝剑,为目前皇家的三种神器。时代较古的神社,「御神体」通常是山、石、岩等自然物 【祝词.祓】(のりと.はらい) 「祝词」是基于日本神话朗诵该神社祭神的由来。祓,是祓除心身所有罪恶、污垢,与一般的戒浴不一样。祓,有各种方式,最普遍的是神主朗诵完祝词后,挥舞手中的「御币」(ごへい,驱邪幡,白纸或五颜六色的纸制幡),其次再由另一位神主将手中的杨桐树枝浸于盐水中,再左右挥舞。盐水表示海水。日本的神社每年都会于六月、十二月举行「大祓」,据说此仪式自七世纪末便定型了 【神木】(しんぼく).【榊】(さかき) 如果在神社看到绑着「注连绳」或另外用栏栅隔开的树木,那便是神木。日本国内著名的神社神木是奈良市春日大社的杨桐(树龄八百年)、京都市伏见稻荷大社的「验の衫」(しるしのすぎ)、福冈市香椎宫的绫杉(树龄一千八百年)等。其它地方神社也常见树龄千年以上的神木 【神乐】(かぐら) 神乐是招待神来欣赏音乐歌舞的一种祭祀仪式,宫中举行的是十一世纪便确立的「御神乐」,民间举行的又细分为巫女神乐、出云流派神乐、伊势流派神乐等 【摄社】(せっしゃ).【末社】(まっしゃ) 神社境内可见小社殿或小祠堂,祭神通常是正殿祭神的后神或子神,不然便是与正殿祭神有关的神,有时候是当地的地主神。观看这种小社殿非常有趣,通常小社殿前都有说明木牌,某些历史悠久的地方神社,境内有不少小社殿,看了半天说明还是看不出跟正殿祭神有任何关系,这时候就可以自己乱猜,为神编故事了 【绘马】(えま) 古代是用活马奉献给神,而赛马其实也是一种占卜仪式,只是马是高价动物,一般庶民买不起,便以土制马、木制马代替,后来逐渐演变为现在的绘马。参拜时若有明确目的,例如联考、妊娠、结婚等,可以买个绘马,写上自己的名字(千万别写电话号码与地址,也别写假名)与祈愿,再挂在神社指定的地方 【御札】(おふだ).【御守り】(おまもり) 「御札」的正式名称是「神符」,买回来放在家里当避邪符。「御守」里面除了有护身符,还有一些小东西,适合挂在身上或皮包、手机、车厢内等【御神签】(おみくじ) 现在都将神签结在神社内的树枝或固定场所,其实往昔只限祈求男女恋爱成功或结亲之类的人,才可以将神签结在神社内的树枝,表示「结缘」。总之,无论绘马、御札、御守、神签,神社每年都会先进行「祓」仪式,再全部烧掉。家里的「御札」,等一年过后(或祈愿实现时),可以拿到神社去丢。任何神社都有让人丢这类符咒的场所,不见得非得丢到原先取得符咒的神社。但如果是旅游途中取得符咒(海外人士),日后无法回原地丢,也可以自己烧 http://hi.baidu.com/%C3%CE%CF%EB%D2%F8%BA%D3/blog/item/da115f22373720a64623e8e3.html
麻烦采纳,谢谢!
中国包括其它亚洲国家为什么对日本首相参拜靖国神...靖国神社位于东京都千代田区九段北,前身是“东京招魂社”,最初的意图为了给在明治维新内战(戊辰战争)中,为辅佐天皇而死去的三千多官兵“招魂”,1869年6月由明治政府设立。1879年6月正式改称为“靖国神社”。“靖国”是“镇护国家”的意思。因此,靖国神社不同于一般的神社,是专门祭祀死在战场的军人的神社,它在日本大大小小8万多个神社中有着独特的地位。众所周知,所谓的战场几乎均为对外侵略的战场,正是由于这一特殊性质,日本首相的参拜就更显得问题的突出。 靖国神社的鸟居(牌楼) 靖国神社总面积10万余平方米,正门前是高25米、长34米的大牌坊(日本人称“鸟居”)。大门外两侧是建于1935年的两座10余米高的石灯笼状纪念塔,碑文上写道“追慕景仰为皇运的扩展而献身的尽忠靖国之士和遗烈”。塔身底座嵌有16块
浮雕,描绘了甲午战争等历次战争的画面,并都配有文字说明。其中有明治27年(1894年)9月17日海战,“联合舰队击破清国北洋水师”;明治33年(1900年)7月14日“我军占领天津城”;昭和7年(1932年)2月22日上海附近空战,“我军击落敌机”等。这些
浮雕在变相地炫耀日军当年帝国军人“武功伟业”。神社殿堂东侧有一栋占地近一万平方米的建筑,名为“游就馆”。 以前主要陈列从各国掠夺来的战利品,炫耀“皇军”的“赫赫战功”。如今展出的多为战死者的遗物,其中有前联合舰队司令山本五十六的军礼服和“神风突击队”队员的遗书等。“游就馆”外的空地上摆放着火炮、鱼雷等,此外,还有悼念在战争中殉职的战马、军犬和军鸽的慰灵碑。靖国神社中还有一座被称为灵玺簿奉安殿的大殿。它建于昭和47年,供奉有明治维新以来250万军人的灵位,包括日本历次对外侵略战争中死亡的军人的灵位。 参拜靖国神社的人潮(1937) 每年4月21日-23日和10月17日-19日,神社都要举行春秋两次盛大的祭奠活动,特别是每年的“8·15”战败纪念日那天,靖国神社更是迎来一批一批的右翼政客、参加过战争的老兵以及战争中阵亡士兵的遗族们前来祭典。 战前,靖国神社既是国家宗教设施,也是军事设施,它从一开始就与军队和军国主义有着密不可分的特殊关系,并一直由陆军省和海军省负责管辖(其他神社均由内务省管辖)。在日本对外侵略中,军国主义分子利用靖国神社煽动崇拜天皇、为天皇陛下英勇赴死的军国主义情绪,起到了控制国民政治和意识形态、为侵略战争服务的特殊作用。战后,由于靖国神社的军国主义性质,占领军总司令部在1945年12月15日发出“神道指令”,切断了靖国神社与国家的特殊关系。进而,根据宪法的政教分离的原则,1952年9月,靖国神社改为独立的宗教法人,渐次失去昔日的显赫地位。至少名义上是这样的。 二次大战后,日本右翼势力仍要求将靖国神社由一般宗教法人改为战前“国家神道”时代的“国家管理”,要求实行以首相为主的国家公职人员正式参拜靖国神社,以“积累事实”,逐步实行“国家管理”。 日本首相是日本的最高行政长官,他们的举动自然举足轻重,为各方所瞩目。迄今为止,除在8月15日这个特别的日子之外,历届日本首相(池田勇人除外)多数在春秋两次“大祭”时以私人身份前往。 8月15日对日本来说无疑是个特殊的日子,1975年三木武夫首相首次以“个人身份”在8月15日这天参拜了靖国神社。他原想以“自民党总裁”的身份前往参拜,后权衡再三,决定以私人身份前往。1978年8月15日,首相福田赳夫以内阁总理大臣的身份参拜了靖国神社。然而,这都是在东条英机等14名甲级战犯的亡灵移入靖国神社以前。在此之后,中曾根康弘执政期间,打出了冲破禁区、“实行战后政治总决算”的口号。早在1983年8月,中曾根就以总理大臣的名义进行了参拜。1985年的8月15日,中曾根在出席政府举行的“全国战殁者追悼会”后,又率内阁成员进行“正式参拜”。 这种向被侵略的国家和人民示威的行为,极大地刺伤了中国和亚洲各国人民的感情,理所当然地遭到国内外的强烈抨击。慑于国内外的压力,近几年日本首相中止了参拜,1996年当时的首相、同时兼任日本遗族会会长的桥本龙太郎虽又踏入了靖国神社的大门,但他还是避开了8月15日这一天,而是在7月29日生日这天前去参拜。尽管如此,内阁大臣们的参拜却未见收敛。 如今,身为首相的小泉纯一郎早就放出话来,要“不顾一切地”前去参拜。靖国神社问题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靖国神社中陈列的臭名昭著的山本五十六的遗物 靖国神社中陈列的二战中使用的坦克 靖国神社问题的由来和实质 靖国神社的教义,源于日本民间的“御灵信仰”,即通过祭祀来安抚冤魂,以免给人们带来灾难。但出于统治阶级的需要,靖国神社的性质已由安魂变为表彰效忠天皇的所谓“忠节”。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靖国神社既是国家宗教设施,也是军事设施,它从一开始就与军队和军国主义有着密不可分的特殊关系。虽然在神道教中有人死了以后皆为神的传统,但靖国神社里的祭神,是有严格限制的,即只限于为天皇效忠的阵亡者。由此可见,靖国神社与其他神社有着极大差别,是一种军队的宗教设施。关于这一点,靖国神社所供奉的对象便是最好的说明。 靖国神社中有一座被称为灵玺簿奉安殿的大殿。它建于昭和47年,供奉有明治维新以来250万军人的灵位,包括日本历次对外侵略战争中死亡的军人的灵位。其中,有戊辰战争中阵亡的将士,有为创建新政权而死于“佐贺之乱”、“西南战争”等日本国内动乱的人士,但更多的是在甲午战争、日俄战争、侵华战争、太平洋战争等侵略战争中阵亡的军人。据统计,靖国神社里供奉的灵位中有80%以上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丧生的。 靖国神社供奉有日本历史上的著名人物,如桥本左内、吉田松阴、坂本龙马、高杉晋作等人的灵位,同时也供奉了一些不仅在日本历史上,而且在人类历史上也可算作恶贯满盈、臭名昭著的人物。那些被供奉的所谓“英灵”中有被判处死刑的甲级战犯7人,他们是侵苏战争、侵华战争和太平洋战争的主要决策者之一东条英机;窃取同盟国各国军事和经济情报的间谍头目,策划伪满洲国的首要分子土肥原贤二;南京大屠杀首恶罪犯松井石根;太平洋战争的主要策划者之一木村兵太郎;以及广田弘毅、板垣征四郎、武藤章。另外,还有被押期间因病死去的甲级战犯松冈洋右、永野修身;有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白鸟敏夫、平沼骐一郎、小矶国昭、梅津美治郎;还有被判处有期徒刑20年的东乡茂德。 他们均犯有破坏和平罪、违反战争法规惯例及违反人道罪,是双手沾满了亚洲人民鲜血的刽子手。另外,在甲午战争后侵略台湾战争中死的北白川亲王和侵华战争中死于内蒙的北白川宫永久的灵位也于1959年10月被安放了进去。这些人以及原先就祭祀在靖国神社的乙级、丙级战犯,合计1000余人。 正是由于靖国神社的军国主义性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占领军总司令部在1945年12月15日发出“神道指令”,切断了靖国神社与国家的特殊关系。进而,根据宪法的政教分离的原则,1952年9月,靖国神社改为独立的宗教法人,渐次失去昔日的显赫地位。 但是,在宗教法人“靖国神社规则”和“靖国神社社宪”中,仍明确写着靖国神社是根据明治天皇“安国”圣旨,“为使阵亡者流芳万代”而创设,目的是“宏扬神德”,教化遗族。日本遗族会、自民党遗族议员协议会等团体也打出靖国神社“非宗教论”的幌子,主张通过立法将靖国神社由宗教法人变为特殊法人,以实现国家守护靖国神社的目的。从60年代起,自民党先后多次向国会提出以实现上述目的为内容的《靖国神社法案》,但由于引起社会舆论和在野党的强烈反对而没有得逞。实际上,试图将靖国神社由宗教法人变为特殊法人以实现国家守护靖国神社,这一动作的本身已构成靖国神社问题的发端。 根据宪法政教分离的原则,政府首脑正式参拜靖国神社是违宪的,但长期以来保守势力处心积虑要冲破禁区。1951年10月,在旧金山条约签字后,在举行大祭当天,首相吉田茂率阁僚及众参两院议长正式参拜了靖国神社。自那以后,几乎每届首相都到靖国神社参拜,尽管明目张胆地在8月15日(战败日)以首相身份参拜的为数极少。
满意请采纳
H33-0103欧式罗马柱雕花
在日本,为什么社区周围到处都是寺庙与神社?因为日本人比较注重这个,寺庙属佛教信仰,供奉佛祖的地方;神社则属日本独有宗教,神道。供奉雷神,五谷丰登之神,水神等。比如常见的稻荷神社供奉的便是狐仙,因为日本人相信狐仙是五谷之神的使者。便利商店里卖的"稻荷寿司"其实就是油豆腐寿司,之所以取这个名字,是因为狐仙最爱吃油豆腐。不过佛教和神社的区别还是挺大的。
神社是崇奉与祭祀神道教(一种自然神教)中各神灵的社屋,是日本宗教建筑中最古老的类型。由于神道教与日本人民生活密切联系,神社十分普遍。神社自7世纪起实行“造替”制度,即每隔几十年就重建一次。神道教是日本固有的民族宗教信仰,也是在日本历史上比较长的宗教。它没有类似于释迦牟尼那样的教主。这些神社有的祭祀祖先(氏神),有的祭祀地域神,有的祭祀专门保佑人们某一方面利益的神祗,如农业丰收的稻荷神、保佑身体健康的神、生子繁衍后代的神等。日本自古有“八百万神”的说法。每个神社都祭祀着其中的一个或两个神。
神社一般都不设香火。人们到神社去,需要先在神社进门处的「手水舍」内清洁手口。程序是先右手拿木勺舀水洗净左手,再换左手拿木勺舀水洗净右手,然后右手拿木勺舀水,用左手盛水漱口。最后不要忘记再舀一点水把木勺冲干净。然后就可以前往神社殿前了。
正确的拜神顺序是:拜殿前挂有很粗的麻绳,麻绳的顶部绑着很大的铃铛。祈祷前摇响的铃铛,向「赛銭箱」里投钱,鞠躬2次, 拍2下手,双手合十祈祷后,再鞠躬一次,转身离开。不过,在日式庭园和寺庙里经常可见大小不尽相同石灯笼,大部分日本神社和寺庙入口两侧个会放一座。然而在其他一些寺庙会看到另一种灯笼,通常是红色、像气球一样的形体,上头有黑色的字。在日本庆典期间,会使用小型版灯笼来点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