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 2020-01-15 10:52:04
戏楼,又叫戏台,是供演戏使用的建筑。在中国,北是正位,南为下位,戏楼的建筑都是避开正位而建造,大多坐南朝北,或东西向,面对主体建筑。但由于建造年代和地形等因素,在处理方式上也有不同。
山塘街古戏台不是原来就有的,而是一座“易地移建”的古戏台。戏台原来在“东汇路”68号“外安齐王庙”(安庙)内。2002年6月至2003年9月,山塘保护性修复试验段工程从通贵桥到新民桥,对原在东汇路的清代安齐王庙古戏台进行了整体搬迁移建,使之成为苏州城内唯一的沿街开放式的古戏台。
此戏楼的朝向主要根据山塘街的位置而定,使之面向主街道。
戏台为二层楼,戏台的台高约有3米,底层有窗户加以封闭,二层才是戏台,戏台的三面以木栅栏围着,木栅栏高约有1米,台宽约有5.5米,台深也约有5.5米,基本上是呈方形。
扩展资料:
中国古代戏楼的建筑特征:
戏楼三面敞开,一面留作后台,舞台台面空间简单,但外延空间较大。
早期的歌舞杂技表演场门作用较单一,只是登场、退场。有故事的杂剧产生后它的作用就扩大了,名称也复杂起来。宋代苏轼诗:“搬演古人事,出入鬼门道。” “鬼门道”就是“上下场门”,也称“古道门”、“古门”、“古道”。
上下场门有时间和空间的意义,随剧情的展开而变化。上下场门上挂锦缎绣花门帘,与大帐呼应,称“门帘台账”,也叫“守旧”。上场门绣“出将”,下场门绣“入相”。戏楼的空间处理具有空灵通透的特点,广场、厅堂、厢房、回廊等都可以融入观演空间。
在中国,北是正位,南为下位,戏楼的建筑都是避开正位而建造,大多坐南朝北,或东西向,面对主体建筑。由于建造年代和地形等因素,在处理方式上也有不同。
中国戏楼在建筑上还有一个重要特色就是它的细部装饰,且不说戏台前立柱上的对联,单是建筑上屋脊、壁柱、梁枋、门窗、屏风及其它细小构件上运用的雕刻、彩绘、装饰都有无穷的魅力。
装饰内容丰富多彩,彩绘多运用青绿彩、土朱单彩,雕刻则有浮雕、透雕等,而且和彩绘结合,甚至贴金,洒银,在整体上造成一种鲜艳灿烂的效果。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戏楼
moxingzu
文章:57 问答:0
Copyright 模型组 2006-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ICP证:蜀ICP备2023015644号-7
四川鑫众焱信息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地址:绵阳市涪城区瀚威城市中心1栋1单元42层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