喷吹煤(喷吹煤和原煤的区别)

案例 2020-01-15 10:23:43

喷吹煤和原煤的区别

一、性质不同

1、喷吹煤:在我国始于上世纪50-60年代之间,当时采用阳泉煤业集团(前身为阳泉矿务局)洗精无烟煤作为工业性试验对象,分别在北方鞍钢及首钢等地试验成功。

2、原煤:煤矿生产出来的未经洗选、筛选加工而只经人工拣矸和杂物的产品。包括天然焦及劣质煤,不包括低热值煤(如石煤、泥炭、油页岩等)。

二、特点不同

1、喷吹煤:以煤粉部分替代冶金焦炭,使高炉炼铁焦比降低,生铁成本下降;调剂炉况热制度及稳定运行;喷吹的煤粉在高炉风口前气化燃烧降低理论燃烧度,为维持T理,需要补偿,这就为高炉使用高风和富氧鼓风创造了条件。

2、原煤:含有害杂质多,直接燃烧原煤不仅利用率低,而且污染环境。

三、应用范围不同

1、喷吹煤:在得到工业性、大面积推广应用的半个世纪以来,随着国内钢铁产能的日益增大及高炉煤粉喷吹关键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完善,市场需求逐渐扩大;高炉喷吹煤在钢铁冶炼工艺环节的地位日益提高,在节约钢铁行业冶炼成本等方面,正在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2、原煤:煤气化可用于产生合成气,通常合成气被用于燃烧于燃气轮机产生电力,但是,通过费托合成工艺,合成气的通用性也允许它被转换成运输燃料如汽油和柴油。煤气化联合费托技术被南非的萨索尔化学公司使用,从煤和天然气生产汽车用的燃料。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原煤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喷吹煤


喷吹烟煤与喷吹无烟煤有何区别?
虽然喷吹烟煤与喷吹无烟煤都是从风口喷人高炉,用以代替一部分焦炭,但由于两者化学成分不同,要求喷吹操作也有所不同,其主要区别是:(1)烟煤含挥发分高,有自燃及易爆的特性。为了确保喷吹烟煤的安全作业,在制粉、输粉、喷吹等系统都需有严密的气氛保护,必须有温度控制及灭火和防爆装置。而无烟煤则无需气氛保护,温度控制和防爆装置也简单一些。因此,烟煤喷吹设施投资高。(2)烟煤含挥发分高,着火点低,易于燃烧,易于被高炉接受,同样条件下可以扩大喷吹量。(3)烟煤含H!量高,产生的煤气的还原能力强,有利于间接还原的发展。(4)因烟煤一般煤质较软,可磨性比无烟煤好,磨制烟煤时制粉机出力可以提高。根据首钢实践,大同烟煤比京西无烟煤的制粉出力可提高13%。(5)烟煤的密度较无烟煤小,输煤时可以增大浓度,因而输送速度较快。首钢输送挥发分为30%的烟煤时,其速度比无烟煤快25%-30%。(6)由于烟煤中含挥发分较高,单位质量的煤完全燃烧所需补偿热与氧气要多一些,所以同等条件下允许最大喷煤量要比无烟煤小一些。但喷吹烟煤有利于使用高风温和富氧。(7)烟煤的结焦性比无烟煤强,因此对喷吹支管防止积煤的要求要严些,在炉况不顺、风口不活跃时,不能像无烟煤那样大量强制喷煤,以免风口结焦。(8)两种煤对置换比的影响不完全一样,无烟煤含碳高,需补偿热少是有利因素;烟煤含H2高、总热量高也是有利因素。但决定置换比高低的主要因素是灰分,所以要以灰分的高低来综合评价。

Z06-0717中式古董古玩专卖店展柜货架青花瓷器青铜鼎玉佩<a href=http://www.moxingzu.com/tag/5283/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3D模型</a>下载Z06-0717中式古董古玩专卖店展柜货架青花瓷器青铜鼎玉佩3D模型下载


喷吹煤的主要指标是什么?

主要指标:灰分%    硫分%   发热量    可磨性    反应性   燃烧性   爆炸性   煤灰熔融性   

灰分%:

灰分是有害成分。喷入高炉的煤粉的灰分转变成炉渣,不仅增加石灰石的消耗,又增加吨煤渣量,使焦比升高。喷吹煤的灰分越低越好。喷吹煤灰分应比所用焦炭灰分低2%,即钢厂的焦炭灰分为13%,则喷吹煤的灰分应不高于11%。

硫分%:

硫分也是一种极为有害的物质。喷吹煤粉中硫影响生铁和钢的质量(钢铁中含硫大于0.07%,就会使之产生热脆性而无法使用)。为脱去钢铁中硫,就须在高炉和炼钢炉中多加石灰石,致使成本升高,生产能力下降。硫分越低越好。喷吹煤硫分应比所用焦炭硫分低0.2%,即钢厂焦炭硫分为0.8%,喷吹煤硫分应不高于0.6%。 

发热量:

固定碳含量越高,挥发分含量越低,在风口前燃烧时放出的热量越多。喷入高炉的煤粉是以其放出的热量和形成的还原剂来代替焦炭在高炉内提供热源和还原剂。发热量越高越好。在高炉内放出的热量越多,置换比越高。

可磨性:

它反映煤的耐磨特性。可磨指数越大,越易粉碎,磨煤机出力越大,电耗越小,粉煤加工成本越低。但可磨指数大于90时,在磨机内会有粘结现象。实践证明,喷吹煤可磨指数为70-90时为最佳。

反应性:

煤对二氧化碳的反应性即将二氧化碳还原成一氧化碳的能力。它是反映煤气化、燃烧的一个重要指标。反应性的强弱直接影响炉子的耗煤量、耗氧量及煤气中的有效成分等。高炉喷吹反应性强的煤,不仅可提高煤粉燃烧率,扩大喷吹量,而且风口区未燃烧的煤粉在高炉的其它部位参加了与二氧化碳的气化反应,减少焦炭的气化反应,对焦炭强度起到保护作用。

燃烧性:

煤的燃烧性好,即其着火点低,反应性强。这可使喷入高炉的煤粉能在有限的空间和时间内尽可能多地气化,少量未及气化的煤粉也因反应性强而与高炉煤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反应而气化,不给高炉冶炼带来麻烦。另外,燃烧性好的煤也可磨得粗一些,即-200目占的比例少一些,这为降低磨煤能耗和费用提供了条件。

爆炸性:

悬浮的煤粉与空气或其他氧化剂混合极易发生爆炸,最明显的规律是随挥发分增加,其爆炸性也增加。一般认为煤粉Vdaf<10%为基本无爆炸性煤,10%25%为强爆炸性煤。

爆炸特性主要采用长管式的测试装置来测定煤粉爆炸火焰返回长度确定煤粉有无爆炸性及其强弱。一般认为,仅在火源处出现稀少火星或无火星的属于无爆炸性,如无烟煤;返回至喷入端的火焰长度小于400mm的为易燃有爆炸性煤,如贫瘦煤、不粘煤、弱粘煤;返回至喷入端的火焰长度大于400mm的为强爆炸性煤,如气煤等。

煤灰熔融性:

煤灰熔融性是指在规定条件下,随加热温度的变化,煤灰的变形、软化和流动特征的物理状态。煤灰的熔融性取决于它们的化学组成。在还原性气氛中,氧化铁以FeO形式存在,随其含量增加,煤灰熔融温度开始下降,当FeO摩尔百分数增加到40%时,下降至最低点,此后随着FeO含量的增加,熔融温度又升高。

在氧化性气氛中,氧化铁呈Fe2O3形式存在,它总是起升高熔融温度的作用;CaO起助熔作用,但其含量超过30%时,它又起升高熔融温度的作用。

拓展资料:

高炉喷吹煤粉技术在我国始于上世纪50-60年代之间,当时采用阳泉煤业集团(前身为阳泉矿务局)洗精无烟煤作为工业性试验对象,分别在北方鞍钢及首钢等地试验成功,其中阳泉煤业集团二矿洗煤厂即专门根据鞍钢对高炉喷吹煤产品的需求而设计的,煤炭洗选质量指标也一直沿袭了试验取得成功后由阳泉矿务局统一制定的系列产品标准(无烟煤)。

高炉喷吹煤产品在得到工业性、大面积推广应用的半个世纪以来,随着国内钢铁产能的日益增大及高炉煤粉喷吹关键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完善,市场需求逐渐扩大,特别是近年来随着中国优质炼焦煤资源的日渐匮乏,高炉喷吹煤在钢铁冶炼工艺环节的地位日益提高,在节约钢铁行业冶炼成本等方面,正在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其实高炉喷吹煤作为冶金用途而问世的初衷即决定了这样的趋势:

(1)以煤粉部分替代冶金焦炭,使高炉炼铁焦比降低,生铁成本下降;

(2)调剂炉况热制度及稳定运行;

(3)喷吹的煤粉在高炉风口前气化燃烧降低理论燃烧度,为维持T理,需要补偿,这就为高炉使用高风和富氧鼓风创造了条件;

(4)喷吹煤粉替代部分焦炭,一方面可节约焦化投资,少建焦炉,减少焦化引起的空气污染;另一方面可大大缓解炼焦煤供求紧张的状况。

高炉煤粉喷吹技术的发展路径为:起初全部采用无烟煤做喷吹燃料,因为喷吹替代焦炭主要用到的是煤炭中的固定碳元素,100%采用无烟煤喷吹正好迎合了这样的需求和想法。后来,由于无烟煤供给的有限性及其原煤储量不断减少,市场价格也逐渐攀升,采用更廉价、蕴藏更丰富的长焰煤与无烟煤混合喷吹成为钢铁企业进一步降低冶炼成本的追求目标。

近年来,根据各厂系统运转的不同状况,北方多数钢厂已经将烟煤混合的比例提高到30%-50%之间,而且烟煤喷吹的加入可以活化高炉还原气氛,为高炉还原铁提供更多的氢元素。再后来也就是最近两年,由于无烟煤资源的再度紧缺,贫瘦洗精煤也逐渐走入市场,南方武钢、马钢等将三种煤的混合比例一度稳定在1:1:1,且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应。可以预见,未来作为节约成本的关键技术,采用三种煤炭资源混合喷吹,是发展方向。

参考资料:喷吹灯指标——钢百科